新春雅集丨讲座预告!民国时期的美术展览与公共教育

2023-03-03 来源: 成都博物馆

1月16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博物馆承办的“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春风又绿锦江畔——成都博物馆癸卯新春雅集”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集结二玄社、清代名家小品、张采芹和赵蕴玉捐赠珍品、省市书画名家作品,以及四川当代书画家联袂巨创的20米长卷《公园城市·幸福成都》,自开展以来,受到了许多观众朋友的关注与喜爱。


2月26日,为了让观众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书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馆邀请了成都市“非遗”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员邓代昆老师,举办了以“谈谈书画鉴藏”为题的专题讲座。邓老师通过深耕文物和书画系统多年的工作案例,与观众分享对书画鉴藏的经验和方法。


邓老师在讲座中对书画鉴定和鉴赏做了历史回溯,同时讲述了历史上书画仿制的方法,目前书画价值鉴定的标准以及在鉴定工作中遇到的趣事。邓老师也对热爱书画的年轻人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一是要充分学习各时期的文化历史、名家风格知识;二是多看书画真迹,练习眼力,反复实践。邓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言语风趣幽默,讲座结束后观众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3月4日(本周六)下午2点半,我馆将继续推出新春雅集系列讲座,拟邀请艺术史研究学者刘蘅博士,在一楼放映厅为观众带来“民国时期的美术展览与公共教育”。

讲者简介
刘蘅,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师从金观涛、刘青峰、毛建波。研究方向为黄宾虹与近现代中国画转型,获博士学位。

讲座简介
民国时期曾有过繁盛一时的“艺术生态”,美术社团多如牛毛,美术展览和雅集亦层出不穷。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艺术是人们陶冶情操和提高修养的奢侈品。是在衣食无忧、物资充裕的情况下方可谈论的话题。但“美术”曾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的时代扮演着比现代重要得多的角色,甚至被知识分子委以“救国”的重任。如今我们已经非常习惯在博物馆和画廊参观和学习,艺术院校也成为年轻学子的报考热门,那么民国时期的人们为什么会崇尚美术?当时的美术展览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在这次讲座中,刘老师将带领我们触摸当时的思想观念,去更好地理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点击小程序进入预约界面温馨提示癸卯新春雅集展览将在3月5日(本周日)结束,欢迎喜爱书画艺术的朋友抓紧最后两天机会来观赏打卡哟!

立足成都 博览天下
成都博物馆

编辑:唐澜芯
撰稿:陈思妤
校稿:徐言秋
审稿:闫琰

更多内容

请关注成都博物馆

文博法律问题征集
第273期
专访 | 王母娘娘驾到!看宜宾市博物院如何开门办馆,打造全新形象
来认识一下宜宾市博物院的代言人,王母娘娘吧!
2021-01-11
第272期
专访 | 在宋朝寻找向往的生活:历史文物于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闲暇之余,宋朝文人如何实现心灵的放松、达到内心的宁静?
2020-11-13
陈晨
陈晨天津师范大学
怎样理解博物馆研学?又如何构建研学体系?
博物馆对研学体系构建要找准自身定位,量力而行,“特色”不等同于“共色”,做出亮点与差异才是博物馆研学的核心所在。
赵丰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
有限的预算和人力,博物馆如何做出更大的影响力?
品牌定位要如何做?品牌建设的周期和节点如何?品牌的理念又该如何贯彻到日常工作中?